集团新闻

温广勇:电气维修“活字典”

发布日期:2015-05-08作者:jtdqgzb点击量:14067次

  温广勇,41岁,24年工龄,13年电气维修技工。全国劳动模范。 
  十年磨砺,他练就专业;十年钻研,他成就业绩;展望第三个十年,他的目标是成为“许振超”式的人物。
  1974年出生的温广勇毕业于泰安化工学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专业,1992年进入泰安市造纸厂,2002年调入泰山玻纤,一直从事电气维修工作,现任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副部长,兼维修车间主任。先后被评为泰山玻纤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泰安市有突出贡献技师、泰安市首席技师,泰安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干我们这行,不学能行吗?!”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梦想”,谈到自己的学生时代,只有中专文凭的温广勇直言自己也没树立多么远大的理想,“就是喜欢这个专业,喜欢动手接拉拆装,家里的各种小电器坏了都是自己修。”
  毕业之后分配到泰安市造纸厂,正是凭着对电气维修的这种兴趣和热爱,别人至少要三个月,而他只用了一个月就定岗,还能独立值班。那时的老国企人才培养还是传统的师徒制,师傅对于徒弟有着绝对的权威——为了能尽早尽快地将师傅的手艺学到手,温广勇每天几乎与师傅寸步不离,抓紧一切机会学习电气维修技术,并逐步掌握了继电控制、造纸行业各种流量计、变送器的故障排除等维修技能。为了解决造纸生产线直流转交流传动控制后压辊速度匹配的技术难题,温广勇上班调试数据参数,下班翻阅资料图纸,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最终尝试使用速度链的方式进行改造,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造纸生产线速度匹配系统控制精度的难题,课题一经攻关成功就立刻在全厂推广。此外,他还通过近五年的摸索,将造纸厂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逐步完善,实现了污水处理设备从局部运行到整体运行的巨大突破。
  玻璃纤维行业属于设备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1997年5月4日,中国第一条万吨级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在泰山玻纤诞生。好不容易冲破国外的技术封锁,通过“点菜拼盘”的方式拼凑起来的这条生产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一个划时代的壮举。玻纤生产过程独有的设备和毫无标准参照的生产工艺,无疑加重了维修保养工作的难度。2002年,温广勇作为有工作经验的电气维修人员被调到泰山玻纤。可一进公司的大门,温广勇就犯了嘀咕:相对偏远的厂区,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严格到甚至有些不近情理的规章制度,纷繁芜杂、从来没有见过的玻纤生产设备——试用期只有三个月,他能在这里干下去吗?
  能!事实证明,温广勇不仅干了下去,而且还干得很好。离家再远,早起一点蹬着自行车半小时也就到了;制度虽严,只要端正态度就能适应;设备再多,日积月累只要肯学总能学会。温广勇很清楚一点,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是大势所趋,任何一个想要干出点名堂的维修人员都无法在旧知识和老经验中踯躅不前。于是,他充分利用公司完善的培训体系,不放过每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工作中、休息时,只要一有机会便跟老师傅请教,以此提高自己对玻纤生产设备理论知识的掌握。另外,他还充分利用了公司购买的旧澳大利亚拉丝机故障率高、排除困难的机会,主动请缨负责澳大利亚拉丝机的维修,在解决生产设备运行效率低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拉丝机维修经验。主观的学习意愿加上领导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使他有了足够的机会去学习和实践,专业知识迅速积累,维修技能突飞猛进,一个月后温广勇如愿转正——入厂时的迷茫与顾虑,早已化作浮云一抹。
  由于工作出色, 2003年温广勇被推荐到公司项目经理部电气组负责新生产线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在电气组,他实地参与了八线、六线、阿斯特公司厂房配电及消防系统的设计,盛鑫公司配电系统设计及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项目建设接触面广,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基础、开阔的设计思路及严谨的工作作风,这也给了他更为广阔的学习和提高平台。通过这段期间的磨砺,温广勇从一个完全的电脑盲完成了到电气设备CAD制图能手的转变,同时,工作中思考问题的高度、角度和敏锐度都有了明显的升华。
  2003年至2010年,温广勇在泰山玻纤三车间任电气工段长。这期间配合厂家技术人员完成了车间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解决多次设备故障和生产事故。
  2009年春节前夕,当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等待春节假期到来的时候,温广勇却接到了九线物流线加装护栏的任务,原因是腊月二十八晚上有员工在此处发生了工伤事故。加装护栏的施工在腊月二十九日进行,可是由于焊接地线搭接失误,造成了物流线控制系统被强电击穿,造成了九线烘干以后物流线的全面停滞。
  时间已近大年三十,厂家放假早已联系不上,而物流控制系统问题严重,公司技术人员又解决不了。面对着烘干现场堆积如山的纱车和产品,以及茫然无助的生产操作人员,温广勇横下一条心,“没人能帮我们,我们自己修!”他挨个打电话,大年三十愣是把所有放假回家的维修工全部叫了回来,组织人员加班抢修改造。温广勇和同事们整个春节都吃住在厂里,奋战三天三夜终于在大年初二将物流线故障陆续排除,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学历证明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决定将来。”2015年,已经是设备动力部副部长的他,带着泰安技师学院的电气维修专家参观公司满莊新区,当看到干净整洁如景点式的厂房和全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玻纤生产线时,连技师学院的老师都感叹从未见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刚买来的设备出了故障再买配件居然都已经停产了——“你说干我们这一行,不学能行吗?”也因此,温广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干到老,学到老;三天不学吃不饱。”这是他对徒弟们的诤言警语,也是勉励自己的信条格言。来到泰山玻纤以后,为了苦学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和维修技能,温广勇注册了工控网会员,连续十二年几乎每天都要与网上的同行交流维修经验,搜集资料学习。谈到这,温广勇直言受益匪浅,“我学历低底子薄,若非这样持续的学习,别说车间主任,恐怕连一个普通的电工都干不好”。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实践精神让温广勇练就了精湛的电气设备维修技能。2009年,温广勇被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泰安市有突出贡献技师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泰安市首席技师荣誉称号,再次享受政府津贴。由于在公司电气维修领域有着突出的技术和绝对的权威,温广勇连续十年担任公司技术比武考评员,2011-2015年更是担任维修电工和玻纤保全保养工组竞赛考评组组长。2012年,公司筹建泰安市技师工作站,温广勇被任命为技师工作站站长,并于2013年依托技师工作站创建了以其个人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设备大修、修旧利废、技改校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泰山玻纤技师工作站也分别于2015、2014年被确认为山东省、泰安市技师工作站并授牌。
  “设备要想管好,必须‘工作前置’!”
   2011年,泰山玻纤将散落在各分厂、车间的保全电气人员合并至设备动力部,成立了专门的维修车间,并任命温广勇为维修车间主任。
  一开始,角色的转变让温广勇颇有些不适应。以前不管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自己去学习、思考和钻研,可现在,他不得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仅要用自己的技术去解决问题,更要带领他的团队,去肩负起更大更重的担子。而这些,恰恰是新官上任的温广勇以前不曾擅长的。
  2012年9月的一天,正在车间巡检的温广勇突然接到报告:七线DCS跳电!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温广勇倒吸一口冷气。作为窑炉控制系统的维修专家,他知道DCS跳电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窑炉是玻璃纤维生产的心脏,那么DCS(窑炉数据集成控制系统)就是窑炉的冠状动脉——DCS跳电,整个窑炉的自动控制系统便宣告瘫痪,如同一个人心脏病突发停止跳动——而这个问题,几乎是泰山玻纤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
  温广勇飞速赶到现场。他先指挥电气维修人员查找跳电原因,然后指导窑炉操作人员将所有窑炉附属设备控制模块切换为手动操作,最后亲自钻进控制柜查找故障原因。半小时后,原因查明:原来是一个电气元件老化烧坏,造成了整台DCS控制系统的断电,而就是这一点点小小的故障,却造成了窑炉内部空间温度和玻璃液温度的大范围波动,造成数十吨产品降级,严重影响了拉丝作业的稳定性。
  祸不单行。七线DCS跳电事件刚过没两周,一线二线又相继出现了拉丝漏板控制系统UPS放电故障。UPS是在线备用供电系统,是电气设备防止供电闪停的“在线电池”。玻纤生产的核心技术是拉丝成型,所用的设备是铂铑合金漏板,价值昂贵。在日常的生产中必须保持漏板温度的绝对平稳,一旦漏板停电,不仅影响拉丝作业,处理不及时还可能会烧坏漏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次的UPS放电故障导致两条生产线大量漏板断电,虽然处理及时未发生漏板烧坏的恶性后果,但也严重影响了拉丝作业,成丝率大幅度下降。
  连续几次较大的生产事故让温广勇眉头紧锁,作为刚刚上任半年的维修车间主任,很长时间,他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也没少挨批评。维修、保养、应急处理……他和他的维修团队几乎已经将这些技术练到了极致,已经将反应时间减少到了最少,可为什么还是不能彻底解决电气故障带来的严重后果呢?带着问题,温广勇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和探索。
  一个偶然的机会,温广勇在与公司某位领导谈话中听到了“工作前置”的生产管理理念,突然间灵光闪现!——“生产线为什么会出现突发故障?我们为什么每次都是被动的去处理这些故障?我们就不能把工作做到前头,给设备提高免疫力,让控制系统不出故障吗?……”
  “工作前置”的管理理念来源于TPM,即全员设备管理,而大量的学习和揣摩,让温广勇的工作理念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基础。他把泰玻电气设备的故障维修提高到设备预防管理的高度,结合公司曾经引入的TPM理念,创造性的提出了“工作前置,预防保养”的电气设备管理新思路,并做成方案开始实施。
  通过头脑风暴和调查分析,他发现导致目前设备管理落后、故障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专业人才的流失、设备资料的缺失、重点设备的关注度不足、对潜在的设备事故风险缺乏预知、重点设备应急预案缺失等。于是,他带领自己的维修团队,从无到有、从简到繁,化零为整、化整为用,用了半年的时间,将重点设备(如窑炉、拉丝等)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包括设备厂家、备件型号、图纸、线路、参数、保养频率、维修工具等,形成了完备的设备档案并实时更新;请专业技术人员和外语人才帮忙翻译设备说明书,反复摸索每台重点设备的操作步骤和保养流程,制作了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维修保养和操作作业指导书;强化设备巡检力度,完善《重点设备点检表》,将所有可能出现的故障均扼杀在发生之前,真正做到了预防保养,工作前置;另外,他将“师徒帮带”与“OPL培训”方式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维修技能培训,并通过技术比武、技能鉴定等方式,培养和发掘维修人才,在提高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时,保证了维修队伍的稳定性。
  泰山玻纤窑炉控制系统DCS工控机,一直由厂家供货,2011年供应商转产,而库存的备用设备即将用完,为了避免造成大的损失,他们未雨绸缪,成立攻关小组对工控机的替代问题提前进行攻关。由于工控机的操作系统已经很落后,现在的电脑更新换代比较快,根本不能进行系统的兼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温广勇在网上查了大量的资料,但多次试验都以失败而告终。经过反复的讨论论证以后,达成一致共识:既然没有现成的,我们就自己来编程!经过三个多月的协同攻关,创建了“物理机虚拟化”技术,DCS工控机与普通电脑的转换轻松解决,实现了电脑与工控机的转换对接,解决了硬件更新的难题,避免了大量的资金投入。
  通过工作理念的创新和设备管理新措施的实施,温广勇及其团队使泰玻重点设备的故障率大幅度降低,尤其是越发老化的本部窑炉DCS控制系统,拉丝机、漏板控制系统已经连续三年实现了零故障,在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维修成本的基础上,窑炉熔化率、拉丝成丝率、产品A级品率连年攀升。
  “维修人员的一小步,降本增效的一大步”
  温广勇常说,“电气是个技术活,非苦学无以成大器;维修更是一个良心活,维修人员的一小步,很可能就是降本增效的一大步!”为此,温广勇决定从自己最擅长的拉丝机维修和故障排除入手,大幅缩短维修时间,提高拉丝运行效率。
  为了提高拉丝成丝率和作业稳定性,他带领维修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逐台、逐线的查找电气干扰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屏蔽,最终达到了漏板温度控制正负0.5℃的行业最高标准,提高了原丝产品质量。为了降低配件更换成本,他提出了购买原材料自制拉丝分束板的建议,并通过研发分束板专用修磨设备,实现了批量生产,解决了分束板长期依赖厂家并价格昂贵的难题。2013年,这种分束板专用修磨设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为了降低拉丝机维修停机时间,改变维修人员整体形象,提升团队战斗力,温广勇创造性的提出了“三五一十五”的工作目标。所谓“三五一十五”,是指接到故障报修之后5分钟内必须到达现场;挑战故障诊断时间极限,一般故障必须5分钟内查出原因;一般故障排除必须在15分钟内排除完毕;工作结束后5分钟内打扫完现场,并请生产人员签字确认,整个维修过程30分钟内完成。对于全新整合的维修团队来讲,这个“三五一十五”既是工作目标,又是技术挑战;既是对维修技能的摸底测验,又是对工作态度的全面考察。
  另外,温广勇及其团队还经过100多天的日夜奋战、协同攻关,针对全公司466台拉丝机型号多、统计难、记录难、定期作业安排难的问题,完成多项网络编程,使信息统计和定期作业安排达到了自动化和流程化。拉丝系统设备维修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大提升了维修队伍的整体形象。
  维修人员对于一般故障的排除效率问题解决了,困扰拉丝停机时间的主要问题就只剩下拉丝机计划保养和大修了。2013年,温广勇合理利用厂房空间,设立了公司第一个拉丝机设备维修基地,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大修课题攻关,陆续实现了较大故障的替换维修模式,仅类似于弹道轴承更换等较大维修项目的维修效率就提升50%以上。拉丝机维修基地的做法尝到了甜头,温广勇又将其他玻纤生产重点设备纳入进来,逐步实现了重点设备维修系统化、专业化的升级。2013年至2014年,在泰玻具有国际行业最高标准的满莊新区生产基地F02线、TS窑、F01线建设中,他带领团队完成了旧生产线德国拉丝机的大修改造,实现了27台进口拉丝设备的无缝替代,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省投入1080万元。
  经过一系列措施的改进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维修队伍的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团队形象也日益改善,生产效益也是逐渐提升。2013年,拉丝故障单台停机时间由之前的20分钟以上减少到16.89分钟,2014年减少到11.63分钟。2014年,泰玻原丝成丝率94.49%,比2013年提高1.43个百分点;A级品率97.1%,比2013年提高0.41个百分点。别小看这一点一滴的百分点,就是这百分之一的提高,实现了纯利润同比增长1.9亿元的巨大飞跃!
  “我感恩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也努力去做别人的良师益友”
  参加工作20多年,温广勇感慨最多的,是曾经帮助和指导过他的那些领导、师傅和同事。在他看来,自己的成长与荣誉的取得,很大程度得益于泰玻给予的良好平台,以及这些良师益友的支持和帮助。

  在他看来,从技术娴熟的工段长,到经验丰富的同事,再到慧眼识珠的高层领导,几乎每一次技术的提高和思想的升华都源于他们的帮助。2014年,当同学利用二十多年的友情加数倍于当前的薪金“诱惑”他的时候,温广勇稍稍迟疑了一下,想到十多年朝夕相对的领导同事和那些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玻纤生产设备,他默默挂断了电话。
  “我感恩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也一定努力去做别人的良师益友。”温广勇说这句话的时候,带着满满的深情与坚定。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长期以来,维修车间的人都认为,温广勇维修技术高、肯钻研,赞誉他为电气维修的“活字典”。电气设备出了什么故障找到他,一准儿能解决。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温广勇是怎么做到的。温广勇这个“活字典”,一方面得益于他多年来极其丰富的维修经验,另一方面来自于个人业余时间十几年的苦学,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笔记、资料随身带。
  “我床头上一直就放着一套说明书,那就是为他们准备的。‘活字典’那是胡说,我脑子哪有那么好使,能记下那么多的设备和故障?”温广勇常说,如今的工作压力相当大,常常半夜被叫起来。倘若出现值班维修工解决不了的严重故障,就算是凌晨也照样得往厂里赶;小故障,电话沟通一下,也就排除了,毕竟同事们也不好意思老是三更半夜打电话。
  可就是这句不好意思,还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有天晚上温广勇半夜被值班维修工叫醒,电话交流了一下之后,维修工照着他给的法子去试验,自己坐在床上等结果。结果左等右等就是没了回音……温广勇打过去,车间信号不好还打不通,这下反而更不放心了,睡不着就这么一直坐着……妻子醒来吓了一跳,还以为发生什么事了。好不容易挨到天亮,上了班一问才知道,故障排除之后同事不好意思再打扰他睡觉,就没再打电话,结果反而害的温广勇半宿没睡着……
  进入泰山玻纤十几年,温广勇先后带徒二十多人,他们都成了维修队伍的骨干,都取得了维修电工或玻纤保全保养工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其中,徒弟刘庆强已经成长为维修班长,所带班组业务能力突出;徒弟毛成伟外派南非三年,成为泰山玻纤南非公司的短切毡设备维修专家;徒弟张庆安参加2014年中材集团技能大赛获得维修电工组一等奖第一名,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被中央企业团工委授予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看着徒弟们出色的表现和维修队伍水平的不断提升,温广勇倍感欣慰。然而,对于人才培养,温广勇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担心。
  近些年,随着玻纤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维修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故障率明显下降。虽然这对企业来说是莫大的好事,但是对于维修队伍的后续人才培养来说,实践的机会少了,相应的经验积累的速度也就降低了。为了将这些难得的维修经验传承下去,温广勇将自己最擅长的维修经验写成论文三篇,在国家级主要刊物上发表;带领他的维修团队分片编辑和整理,修订了上百页的《电气维修手册》;另外还编辑和修改了各类设备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故障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维修人员制作PPT课件进行内部培训和交流共享。
  2015年,温广勇更是拿出了他早已“蓄谋已久”的秘密武器——Winder Data APP 手机终端,这是温广勇和他的维修团队自行开发制作的一款设备管理手机APP,里面收录了大部分玻纤生产设备的运行数据、维修说明、保养标准、专业名词对照表等常用资料,还开发了备品备件管理功能,用于备品备件的提醒、查询和领用管理,设置了设备计划检修保养的提示功能。此外,他们还建立了涵盖泰山玻纤本部、满莊新区、邹城公司的电气维修专业微信群,方便了兄弟单位维修人员的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从温广勇朴实的话语中,我们听到的是诚实、是感恩,是对企业和同事们的拳拳忠心。荣誉的获得,既是对他过去表现的褒奖,又是对他继往开来、再做贡献的鞭策。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温广勇和他的维修团队,泰山玻纤必将乘上腾飞的翅膀,向“百万吨规模,百亿元收入”的双百目标,昂首迈进!(摄影:李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