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王军梅:从新疆成长的水泥专家

发布日期:2015-05-08作者:jtdqgzb点击量:13874次

   27年坚守在水泥生产一线,王军梅用忠诚、责任、进取,树立了全国劳动模范的榜样力量。
  作为一名工作在平凡岗位的共产党员,一名热爱事业、敢于担当的技术负责人,一名在水泥行业具有很高技术造诣的女性专家,王军梅对水泥事业充满热爱,通过对生产技术的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经验,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积极把技术研究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中,以一颗高度的责任心,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她爱岗敬业,埋头实干,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上级领导和基层职工的一致认可,工作期间先后被评为天山股份优秀共产党员、中材水泥先进工作者、中材集团劳动模范、湖南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总工程师、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从新疆成长的女大学生
  王军梅出生新疆西陲伊犁,1984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武汉工业大学硅酸盐工程专业。1988年大学毕业后,她没有选择留在条件较好的内地工作,毅然选择回到了新疆,投身到快速发展的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她坚守一线、勤奋实干的成长之路。当时我国水泥行业正值向国外学习新型干法回转窑技术的初始阶段,王军梅作为天山股份的年轻技术骨干,参加了“国家七五重点工程项目--新疆水泥厂4#超短窑技术与设备引进”工作,期间被派赴美国富勒公司进行技术培训。回国后,王军梅协助设计院完成对这个项目技术的图纸转化工作,并作为翻译和现场工程师配合外国专家,参加了项目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生产调试、达标达产等全过程。作为在水泥行业为数不多的女性技术人员,王军梅凭着对工作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断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互融合,为我国水泥行业超短窑的技术与设备引进做出了贡献。她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同事的赞赏和组织的认可,1988年-2003年期间,王军梅先后担任天山股份车间副主任、技术科长、分厂副厂长及总工程师等职务,一步步成长为懂技术、善管理、能够独当一面的水泥技术专家。
  随着企业的发展,2003年3月,王军梅受天山股份选派,到广东云浮筹建云浮天山水泥有限公司(后成为中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控股企业)日产5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云浮地区虽然群山众多,但大型优质灰岩矿点稀少,寻找合适石灰石矿山成了项目筹建首先要做的事情。王军梅刚从新疆来到广东地区,对炎热的气候还不适应,每次爬山找矿汗水都会把衣服湿透,浑身上下像是被汗水洗过了一样。和他们一起的还有天津水泥设计院的一位老专家,老专家都已经60多岁了,每次都坚持与他们一起亲自上山勘探。老专家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王军梅,在项目筹建的过程,她跟着老专家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吸收了老专家很多好的想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开拓了自己的思路。由于云浮地区很多矿山都是高硅低钙的石灰石,当时的水泥企业都认为这种矿山不能生产出合格的水泥产品,老专家却认为通过配料新技术是可以使用这种矿山的,应该大胆尝试。王军梅与各方专家、同事们就如何使用这种矿石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经过大量的研究、试验,打破了CaO≥48%才能作为石灰石原料配料的国家规范,为企业解决了了五千多万吨水泥矿石资源。同时,她根据当地矿石资源特点与生产线设计单位协调沟通,对生产工艺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调整,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γ—射线分析仪及生料质量控制系统实施在线前馈控制,节约项目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该生产线项目投产后,立刻成为水泥行业技术领先、资源利用的典范,并在水泥行业中形成了示范效应,现在具有同样矿石资源的水泥企业都在使用这种配料技术,达到了对矿山资源充分利用的效果,开创了水泥配料生产新技术。
   “一旦忙起来反而都不觉得累了”
   通过云浮项目的建设,王军梅对水泥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水泥生产系统就是一条流水生产线,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一连串的反应。在项目建成后的试生产调试阶段,王军梅就严格贯彻了“严、细、实、新”的管理理念。共同的集体目标,使参与项目调试的每一位技术人员都非常敬业,王军梅更是如此。只要在调试中出现问题,她都会和大家一起坚守在生产现场,查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时紧急抢修在现场一忙就是一晚上,第二天白天照样不休息,继续在现场跑上跑下。困的撑不住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眯一会起来接着往现场跑。为了把产品销售出去,王军梅与岗位工一起在水泥包装岗位上值班,与检修人员一起调试包装设备,足足在现场待了一个星期,直到把包装设备调试正常,看着包装好的产品一包包装到客户的运输车辆上,才揉揉早已熬红了的双眼,回到家里好好的睡上一觉。对于这么高强度的工作方式,王军梅并没有觉得特别苦。她认为让生产系统保持正常运转就是企业技术人员应该做到的工作,虽然自己是一名女性,可依然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作为水泥企业的的技术管理人员,由于生产企业连续运转的特殊性,长时间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又要对生产技术进行管理,又要对人员安全、设备安全进行管理,对于一个女同志来说确实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刚新建成开始调试的企业,生产人员岗位知识和技术力量都比较薄弱,更需要有一个能够稳定“军心”的技术能手为大家提供支持。王军梅那一阶段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十几个小时,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也很疲劳,很多个夜晚在现场是没时间睡觉休息的,一晚上,上上下下攀爬四五趟近百米高的预热器更是常有的事情。她说,一旦忙起来反而都不觉得累了,只有在休息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身心的疲惫。甚至有一个时期,好不容易在家里休息一下,家里的电话铃一响,心脏跳动的速度就突然加快,完全是因为紧张工作造成的影响。
  “妈妈,你再不回家,我连你长什么样都记不起来了。”
  王军梅堪称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典范。2003年,刚从新疆只身一人来到云浮的时候,她的父母、丈夫、孩子、亲人都在新疆,丈夫是一名军人,孩子才上小学一年级,但她毅然决然的服从组织安排,只身在广东云浮工作了6年。家里的孩子当时只有7岁左右,对孩子的生活完全照顾不到。有一年她连续半年没能回家,有一次打电话和孩子聊天,孩子说了一句:“妈妈,你再不回家,我连你长的什么样都记不起来了。”听到孩子的话,她心里特别难受,对孩子和家庭总是充满愧疚。
  那时她的婆婆都已70多岁了,丈夫在部队上非常忙,孩子的作业也没人能帮着辅导。有时,孩子只好敲开邻居家的门,让邻居家的叔叔阿姨代替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每年快到冬天的时候,王军梅都要挤出时间来回一趟家,把孩子过冬的衣服拿出来准备好。有一年她没有时间回去,打电话才知道孩子还没有穿毛裤,而那时刚刚入冬的新疆地区气温都已经降到零下,丈夫刚好出差也不在家,她赶紧打电话请同学跑到商店,给孩子买条毛裤送到家里给孩子穿上。王军梅常常感觉自己没能照顾好家人,也非常感谢丈夫对她的支持。有一次孩子和婆婆两个人都病倒了,她的丈夫就两头跑,照顾老的,照顾小的。而王军梅自己却因为工作上的离不开没办法回去。2008年,任团职的丈夫做出牺牲,提出了转业申请,随王军梅来到云浮工作,一家得以人团圆。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中材水泥又抽调她到湖南株洲组织新建的5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达标达产的技术攻关。王军梅当时也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难得刚团聚又要和家人分离。最后,她想的还是企业的需要,她想企业既然需要我,我既然是技术人员的,就应该为企业着想,帮企业解决问题。她再一次舍小家顾大家,离开广东,来到了湖南株洲。
  当时中材株洲公司的生产线正在进行现场检修,王军梅立即投入到检修工作中,生产运行后又投入到对生产系统的调试工作,解决了很多设备问题和工艺问题。通过对生料磨、煤磨进行技术调整,组织技术人员搞生产公关,在中控室用了一个星期的摸查生产运行数据,对生产参数进行调整。为解决生产难题,她深入生产现场,冒着窑炉高温,在生产现场加班加点,经常工作深夜。对于生产任务的急迫性,王军梅也感觉压力较大,大窑检修砌砖的时候,她跟着钻到还散发着余热的大窑里,预热器系统出现问题了,她就一趟又一趟爬预热器,有时候累的爬不动了,她咬着牙也要上去。王军梅对自己的要求是,作为管生产的主管,我必须要坚守在现场,把事情尽快解决好,直到生产进入正常。有时青壮年男职工都有些撑不住,她硬是咬牙带领技术人员攻坚克难,确保了株洲水泥生产线如期达标达产,在经过了几个月的运行调试期后,整条生产线的台时产能都超过了设计产能,成为湖南片区水泥企业中的标杆。回想起来,虽然当时吃了很多苦,流了很多汗,王军梅觉的自己的工作价值得到了体现,总是感觉到比较欣慰,心里是甜甜的。
  不断突破水泥技术“瓶颈”
   2010年,中材水泥成立运营管理中心,王军梅作为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经理,担负起了全公司的技术、质量、新建项目的全面技术管理工作。中材水泥是一个年轻的企业,技术管理比较薄弱。面对新的挑战,王军梅理思路、想办法、定措施、建制度,规范技术质量管理、新建项目管理,加强各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协调服务,全面夯实了中材水泥技术管理工作。
  技术中心刚刚成立,就接到了去中材湘潭投产调试的任务。2010年9月,湘潭投产以后,由于熟料强度不够,生产出的熟料大量堆积到生产现场销售不出去。针对这个情况,王军梅到现场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了调查研究,到中控室了解设备运行参数,通过制定些调整方案,调整生料配比和细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摸索调整,到10月底生产出的熟料质量就完全达到质量标准。连续几年,中材湘潭都是湖南区域熟料强度最好的企业,产品得到客户的认可和赞扬。
  为了完成中材萍乡公司达标达产任务,王军梅带着技术中心的技术人员在现场待了20多天,盯在现场解决遇到的工艺和设备问题。有不好解决的事情就跟大家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多实践。克服了设计和设备缺陷,使生产系统顺利达标达产,并超过了设计产能。
  在她的带领下,公司专家团队帮助各家企业不断突破制约生产运行的技术“瓶颈”,不断地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实现了十几条生产线的生产均衡、高效运行,回转窑运转率和台产等指标屡创新高。2014年,公司15条熟料生产线全年平均运转率达到92.08%,多个公司的生产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了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王军梅主持参与了多个水泥新建、扩建项目的论证、评审及建设。生产线投产后,多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项目投入后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两年她做的最多的工作是对大型技改项目的研究,从2010年开始的堆焊大修技改,到对水泥生产系统影响能耗、影响排放的工艺进行改造,王军梅也已经记不清楚她到底参加过多少次技改论证、招标、验收工作。她积极推动了公司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带领企业实施了多项技术革新工作,先后有13个技术革新项目获得了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在她的努力下,中材水泥最早实现了全公司生产系统的变频改造技术,每年为企业节约大量电能;她和集团兄弟单位合作,率先在中材湘潭推进了全国水泥行业第一套脱硝环保装置的运行,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60%以上,受到了湖南省环保厅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国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效应,中材水泥也是全部15条生产线最快实行脱销改造的企业。她积极组织推进低碳水泥产品认证,2012年中材株洲、中材常德获得国家环保部颁发的首批“中国环境标志低碳水泥产品认证示范企业”证书;她持续加强企业质量和品牌管理,中材水泥多个子公司获得了所在省、市“名牌产品”称号,“中材”牌水泥市场知名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几年的时间,王军梅走遍了中材水泥所有的生产现场。在高高的预热塔上,在轰鸣的机器旁,在紧张的抢修现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2010到2014年,王军梅带领技术中心专家团队为所属企业现场服务200多次,为生产企业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推进和实施了窑磨系统重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183项,降低了生产线能耗,为企业创造近5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王军梅在工作中坚持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从业多年来,她翻译了《煤粉制备系统》、《Fuller 辊压机工作手册》等二十余万字的技术资料,先后撰写了《Fuller辊压机在水泥磨系统的运用和体会》、《低钙高硅灰岩原料特性与生料制备工艺》等十余篇论文发表在《中国水泥》等国家级专业刊物上。由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技术开发及技术革新项目获得全国、省市级和中材集团技术革新奖和技术奖励六项,《利用高硅低钙石灰石生产水泥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