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聚焦

如何看待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发布日期:2009-09-29作者:admin点击量:3606次

如何看待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作者:李平 李晓华 吕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所谓产能过剩,是指实际产出数量小于生产能力而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能力或产能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潜在产能或经济中业已形成的产能。从需求的角度看,由于市场均衡时,实际产出等于实际需求,因此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大于实际有效需求而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求不仅包括国内需求,国际市场需求也构成有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剩产能的判断基础应当是同一时期的既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

    根据时间的差异,可以将产能过剩划分为即期过剩预期过剩。前者是指当前时期的生产能力超过需求量达到了过剩的程度,后者是指未来某时期内预期的生产能力与预期需求相比达到了过剩的程度。生产能力大于需求是市场经济下的正常现象,也是市场竞争的动力来源,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供过于求理解为产能过剩,生产能力大于需求仅仅是产能过剩的必要条件,只有当时生产能力超过有效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构成产能过剩。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产生既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性因素,又有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特有的原因。

    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看,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未来市场需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当前投资所形成的未来产能有可能超过或低于实际的市场需求,即出现产能过剩或产能不足。第二,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当企业看到未来的市场需求较好而进行投资时,从某一个企业的角度看是理性的,但是由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可能造成所有企业投资生产能力的总和超过未来市场的需求。第三,由于从生产要素投入到形成生产能力有一定的时滞,当未来市场需求长期看好时,不少企业为了避免丧失市场机会,产能规划一般都适度超前于市场需求,窖藏一部分生产能力,从而造成市场需求高峰到来之前的产能过剩。第四,经济处于周期性运行之中,市场需求也会随经济周期而出现剧烈的波动,从而使经济衰退期由于市场需求的过度萎缩而出现产能过剩。

    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有许多转轨经济中的特有原因,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转轨经济条件下的特有制度是造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因素。第一,我国的土地市场、自然资源市场、资本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定价机制不合理诱发企业投资过热。第二,地方政府仍然具有很强的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冲动,因为只要上投资项目,地方政府就能够获税收,实现地方GDP的增长。拼资源、抢资金成为地方政府的一贯做法,甚至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间形成恶性投资竞争,使产能扩张难以抑制。第三,不同所有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效率差异。研究表明,在生产效率不高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存的制造业,容易出现产能过剩问题,而以国企为主的垄断或者多头垄断行业以及竞争程度较高或者以非国有企业为主的行业,不容易出现产能过剩或者产能过剩的程度较轻。第四,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产能过剩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具有特殊性,一方面是各产业内部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另一方面是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的不足,并且低端生产能力过剩和高端生产能力不足的现象长期并存。

    政府在应对产能过剩时的角色定位

    在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和分配都按计划进行,因此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当市场经济发育后,就存在产能过剩的可能。中国政府一直非常关注产能过剩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家电产业,20世纪90年代对汽车产业,新世纪以来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重化工业产业,均提出了产能过剩的预警并出台了系列抑制产能过剩的政策。但是从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看,那些被政府主管部门认为产能严重过剩或即将严重过剩的行业并未出现预期的严重产能过剩。

    以钢铁产业为例,2003年,国家发改委指出:预计到2005年底将形成3.3亿吨钢铁生产能力,已大大超过市场预期需求。但实际的发展情况是,我国钢铁产量在2004年和2006年分别超过3亿吨和4亿吨,销售形势良好,投资回报率很高。据统计,从2001年至2007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全部会员企业完成的投资总额超过8000亿元,而它们同期的毛利总额则超过了1.1万亿元。

    宏观经济主管部门预警和调控产能过剩的本意是为了减轻或避免重复建设以及由此造成的资金浪费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但事实上,对我国产能预期过剩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存在很大的难度。

上一篇:未来两年水泥行业可能出现阶段性过剩 下一篇:孔祥忠:总量控制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