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乌鞘岭下的花园式工厂——甘肃古浪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创建全国环

发布日期:2015-08-17作者:jtdqgzb点击量:21338次



■本报驻甘肃记者 王琰田    通讯员 张盛得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咽喉要道,千里河西走廊的最东端,素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之名的乌鞘岭山脚下,矗立着一家大型现代化水泥企业,它就是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古浪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今年5月份,该公司被中国水泥协会评为“中国大型水泥集团环保标杆企业”。

    近日,记者来到古浪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采访,被企业优美的环境和管理者一心追求绿色发展的责任意识深深感染。

    余热发电循环水养鱼

    站在古浪祁连山公司厂区,放眼望去,蓝天如洗,绿草似染,记忆中昔日裸露的荒漠河滩已了无痕迹,取而代之的是随山势一字排开的雄伟壮观的现代化生产线。漫步在厂区,空气清新,处处整洁干净,金黄浓艳的油菜花,绿意盎然的三叶草,矫健挺拔的松柏点缀在四周,工厂上空看不到烟尘,生产车间见不到丝毫粉尘。展现在记者面前的完全是一个清洁文明的花园式工厂。

    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在中控楼前的水池中,一簇簇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清澈洁净的水流和色彩斑斓的鱼群,构成一幅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公司总经理张存仁自豪地告诉记者,这用来养鱼的水是余热发电的循环水,经处理后成了适合鱼类生活嬉戏的理想乐园。这面积不大的鱼池,不仅是一道独特的景观,更体现了祁连山人在节能减排和环保建设方面的追求和成果。

    “祁连山集团及古浪公司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环保和绿色发展方面舍得投入,主动作为,从项目环保设计、环保投资、配套设施、环保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及环境标准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和高新技术进行粉尘和噪音治理,减少大气污染物和噪音的产生,努力把公司建成环保标杆企业。”张存仁说。

    投资环保建设绿色工厂

    张存仁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短短两年时间,古浪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就环保工作投入资金8900多万元。

    为了充分利用窑尾余热,投资8451万元,建成了7.5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年可节约标煤29255吨,间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0765吨,每年可节约费用3000多万元;投资210多万建设完成了脱硝系统,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使氮氧化物排放达到400毫克/立方米标准;投资82万元安装矿山石灰石抑尘系统,有效降低石灰石堆棚内粉尘污染;投资60万元完成了熟料库底放料系统收尘改造,彻底改善熟料放料系统作业环境;投资10万元在熟料放料口单独安装了除尘器,同时对装车周围进行了密封;投资26万元重点进行管道改造和密封治理;投入27.2万元用于全年环保设施维护、保养和使用;投入20余万元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重点治理现场跑冒滴漏;投入绿化资金45万元,种植树木、花草,厂区绿化面积达25600平方米。

    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除舍得硬件投资外,古浪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在环保管理上下真功夫,严格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制,常抓不懈。公司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配备了专职的环保管理人员,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新《环境保护法》,扎实开展环保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使环保目标和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共开展学习培训300多人次;按照环境标准化A级要求全面整改完善环保管理制度;加强环保基础管理,把环保设施与主机设备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加强管理,把日常巡检和定期维护保养相结合,把日常维护保养和大、中修相结合,明确在检修设备的同时必须把环保设施列入检修计划,专人负责,确保检修质量;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活动,通过自查、互查,对公司在线检测、环保设备设施的运行进行认真排查,对出现的跑、冒、滴、漏现象及时进行整改治理;积极创建“三标一体管理体系”,顺利通过“三标一体管理体系”验收;采用变频、消音、隔音等高新技术对噪声进行进一步治理,加强对环保设施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及时更换滤袋,确保达标排放;加强对原燃材料进厂、储存管理,进厂车辆实行全覆盖,堆棚封闭;严格遵守“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加强无组织排放的管理和废气、废水、噪声、污染物治理的监督管理。

    古浪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依靠先进的工艺、一流的管理和绿色发展的理念,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为当地企业树立了典范,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一致称赞。

    2014年,古浪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被甘肃省环保厅评定为环境保护标准化A级企业。2015年5月,公司被中国水泥协会授予“中国大型水泥集团环保标杆企业”荣誉称号,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21家水泥企业之一。(来源:《中国建材报》三版 2015-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