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散文:怀念一位老人

发布日期:2013-04-24作者:jtdqgzb点击量:2787次

  决定留在杭州是因为新安江的水,能一直在杭州工作两年,却是因为一位很好的老人。
  第一次到杭州建德是十一月份,那个季节的西北地区已经是严霜满天,遍地黄叶,颇感寒意。我身着妻亲手编织的毛衣辞别甘肃来到杭州,因为气温高出汗的缘故,下火车的第一件事是脱掉毛衣和皮夹克。而后,又在杭州汽车西站登上去建德的快客,差不多一个半小时,便来到了那座美丽的小城。
  这里呈现出一派与西北黄土高坡迥然不同的人文景观,山峦青翠,绿水依偎,尤其那一江安静的绿水和漂泊的轻舟,很容易使人想起主席的诗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我决意留在这儿了,要享受这儿毛竹青松的蓊郁,要领略这儿江水的清澈秀丽,哪怕应聘单位降低薪酬待遇。
  应聘成功后,与既是老乡又是同事的电气部部长和他的家人一起吃了顿便饭。饭桌上,他母亲老往我碗里夹鱼夹肉,怕我拘谨不好好吃饭。这位老人七十多岁,衣着朴素,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头发花白,皱纹爬满额头,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黄土高坡上胡麻丰收后男女老少抢收的场景。她一定是一位饱受劳累且慈祥的母亲。也正是这位老母亲,促使我在杭州延续工作了两年。
  工作总是很劳累的,对新的环境失去新奇感之后,我便深深陷入思乡的情结,老婆、孩子都让我日思夜想。加之南方的饭食也不合口味,一日三餐不离大米。我开始对贸然跳槽感到懊悔和自责。
   愁绪和苦闷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每天下班,我草草吃完饭便独自回到宿舍看电视。那段时间,同事年迈的老母亲每晚都来跟我拉家常。在交谈中,她视我如知音。老妈妈告诉我,这里年轻人多,他们都说普通话,她听起来费劲;到外边去,别人又都说浙江方言,她更听不懂。
  和我聊天时,她有时会点支香烟,边抽烟边聊天。她说,在她四十六岁那年,丈夫得病去世了,家里一下子没了顶梁柱,她在巨大的悲痛和担忧中开始用抽老旱烟来消解愁闷。贫困山区的人最缺的是钱,而当时,她的一个儿子要娶媳妇,一个儿子要上高中,娶媳妇、上学却是天底下最费钱的两件事。困难中,她咬牙接过丈夫的重担,开始做一些小买卖贴补家用。后来,跟随着儿子又到了这里。本想戒烟了,却不知如何又得了胃胀的毛病,一吃饭就犯难受,似乎抽烟可以减轻症状。可是在自己家抽烟,又会引起家人的不满,在我这儿,就可以放松很多了。
  在闲聊中,她不止一次地跟我说:“人离乡就贱,货离乡就贵,出门一定要和身边的各种人交好,不断把路走长走宽。”朴实的话语点醒了我,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工作人群,他们有不同的工作理念和处事方式,我们的思维模式必须积极改变,取其所长,弥己所短,才能很快适应并融入这个群体,生活就不会寂寞,工作就不会被动。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心中又开始萌生辞职的想法。当我告诉老妈妈时,她慢慢抽了一口烟,说:“走上三年一根棍,待上三年拿不动。”我不明白什么意思。老妈妈说,一个人如果在某地不挪窝的讨生活,三年以后回乡时积累的盆盆罐罐、杂七杂八搬也搬不完,而一直在外奔波不定,三年下来扛着的只是一根打狗棍。
  因为这句话,我细细思考了半夜,一个人如果老跳槽,丢掉的不只是稳定的生活和工资收入,更重要的是会丢掉业已建立的人际关系,其实人际关系是一种无形而硕大的财富。随着水泥新线的扩张,水泥人才跳槽有加剧的趋势。尤其一部分年轻人,因为领导的批评或个别月份收入较低而动辄跳槽,这是不足取的,每个企业都有它的不足,也有它的优点,在某个企业呆久了,产生了感情,都会成为创业、生活的乐园。经过反复思量,我打退了辞职的想法,决定继续留下来。
  在往后的日子里,老妈妈都会跟我们说,要对底下的人好一点,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容易的,高处的能看见低处的也能看见,才是真正的能人……我不晓得这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从哪儿悟出这么多人生真谛和做人道理,或许得益于她善良淳朴的性格和磨难多变的经历吧!
  后来,我最终还是离开了杭州回到故乡,离家近了,离老妈妈远了。年初得知老妈妈因为胃癌去世了,我伤感了很久,一位好老人这么快就走了,她曾经像母亲一样,在我远离故乡、最孤独的时候关心、指导过我,而且使我在做人做事上受益匪浅。
  南朝诗人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有描写新安江水的佳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老人那些开导人的话语岂不像新安江水,虽然宽广,但很平静;虽然幽深,但一眼见底。
  我永远记着新安江水,也永远铭记着这位很好的老人。

□天水公司 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