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平凉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环境影

发布日期:2019-12-26作者:jtdqgzb点击量:21021次

2019113日,平凉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主持,在该公司召开平凉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后评价报告”)技术审查会。参加会议平凉市生态环境局、平凉市生态环境局平凉工业园区分局、报告编制单位黑龙江兴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及特邀专家12,会议由5名专家组成了专家组(名单附后)。

会前,建设单位组织与会代表对项目水泥生产线情况进行了现场查看;会上建设单位介绍了项目运营及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报告编制单位对后评价报告主要内容进行汇报,经过认真讨论和评议,形成审查会专家组意见如下。

一、建设项目过程回顾

公司现有一条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有105t/a规模的石灰石矿山一座。平凉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5428日由甘肃省环境保护局以“甘环开发[2005]22号”进行了批复(包含105t/a规模石灰石矿山工程),并于200510月通过了甘肃省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环保验收,其中包含平凉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和105t/a规模石灰石矿山工程。

生产过程中,建设单位配套建设了一座纯低温余热电站(4500kW),利用2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窑尾余热进行发电,年发电量3467.5kWh,供电量3207.4kWh,并入厂区供电电网,可以满足厂区用电需求。平凉4500kW纯低温水泥余热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7823日由甘肃省环境保护局以“甘环开发[2007]98号”进行了批复,并于201197日通过了甘肃省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环保验收;为发挥水泥窑减排效益,建设单位对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开展了水泥窑系统的脱氮改造,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脱氮技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于2013916日由平凉市环境保护局以“平环评发[2013]189号”进行了批复,并于201410月通过了由平凉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环保验收,同时建设单位于2015~2017年间对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收尘装置、原料系统等陆陆续续进行了环保改造,减小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2.1、环境敏感目标和污染源变化

⑴ 环境敏感目标变化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与原环评作对比可知,105t/a石灰石矿山工程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点未发生改变,与原环评一致。

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厂区东侧敏感点洪岳村陆续搬迁至厂区东南侧的居民新增约120户,最近距离约10m,其余环境敏感点未发生改变,与原环评一致。

⑵ 区域污染源变化

区域内与项目排放相同特征污染物的污染源为平凉市宝马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区域污染源与原环评阶段及验收阶段未发生显著变化。

2.2、区域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2.2.1105t/a石灰石矿山工程

 大气环境

环评阶段及验收阶段均未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根据本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可知,监测期间SO2NO2TSPPM10监测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PM2.5存在超标现象,超标原因可能为矿山场区干燥、监测期间为大风天气,易起尘

 声环境

项目环评阶段未进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根据本次监测结果可知,监测期间各监测点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但监测值接近标准限值,说明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一般

 生态影响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对比项目建设前土地利用情况,耕地面积减少了2.98%,林地面积减少了2.51%,草地面积减少了2.46%,工矿仓储用地增加了7.95%,交通运输用地、其他土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均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总体情况植被面积有所减少,主要变更为工矿仓储用地用地,但变化幅度不大。

 植被类型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项目建设前植被类型情况,针叶林、阔叶林面积减少了1.3%,其中华山松群落减少面积减少最多,减少面积0.0341km2;灌丛面积减少了0.89%;草原面积减少了5.78%,人工植被面积未发生变化,无植被区域面积增加7.95%,减少的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及草地转变为采矿用地、居民区及公路等建设用地,因此调查范围内植被覆盖情况略有变差,但总体变化很小。

 动物

根据现场调查及走访,工程评价区范围内主要以人工养殖为主,种类以猪、羊、牛、鸡等家畜家禽,无野生动物活动痕迹,工程建设前后基本无变化。

 土壤侵蚀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项目建设前后极强侵蚀面积增加了14.12%,强度侵蚀面积增加了3.53%,中度侵蚀面积增加了0.27%,轻度侵蚀面积减少了8.45%,微度侵蚀面积减少了2.12%。根据矿山水土保持方案,本次提出加强矿山绿化、边坡防护,保证矿区截排水设施的正常工作,防止矿区、采坑积水,引起水土流失;在采区控制的范围内进行开采作业,严禁外扩采区范围,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面积,进而减少水土流失。

2.2.2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

 大气环境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项目建设实施直至现在,监测项目SO2NO2TSP的日平均浓度都呈增长趋势,但TSP增长幅度相对较小,SO2NO2增长幅度相对较大,根据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点位各监测因子监测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

监测现状与环评阶段对比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要求,断面水质变化浮动较小断面水质变化幅度较大,但是水质呈变好趋势

 声环境

从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随着项目的建设实施直至现在,厂界声环境质量较之前变差,且现状监测结果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企业拟对厂区主要生产设备进行噪声治理设施改造,治理后能实现厂界噪声达标排放。

三、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估

3.1105t/a石灰石矿山工程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分析

矿山工程运营期废气主要为生产粉尘、运输扬尘、爆破废气及燃油机械尾气。

项目在破碎机、2座碎石库库顶分别配套设置袋式除尘器(3),破碎粉尘和钻孔粉尘经袋式除尘器除尘后,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1中规定“颗粒物20mg/m3”的浓度限值后达标排放;项目爆破及燃油机械工作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为CONOxSO2及碳氢化合物、粉尘,呈流动性和间歇性排放。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优质柴油,且矿山地处荒山、周围无环境敏感点、无大型工矿企业,大气扩散条件良好,爆破废气及燃油机械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短暂性且影响范围较小。

 废水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矿山地表径流经各场区配套截排水渠汇入自然沟道排放,抑尘用水全部蒸发消耗,不会形成废水,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场区未设置食堂和宿舍,职工生活使用旱厕,生活污水主要为少量的盥洗污水,直接泼洒蒸发消耗,粪污水定期清掏堆肥后用作绿化,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噪声防治措施有效性分析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点等效声级昼间在56.8~59.4dB(A)之间,夜间在45.8~49.8 dB(A)之间,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噪声防治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有效性分析

项目实际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石和剥离物,开采初期产生的表土已用于绿化用土;职工生活垃圾袋式收集后送至附近生活垃圾收集点卫生处置;矿石破碎系统收尘灰收集后运至水泥生产厂区回用于水泥生产线,不外排,固废处置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分析

根据项目验收报告及现场调查,实际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石和剥离物,开采初期产生的表土已用于运矿道路两边行道树绿化用土;生产过程中陆续在运矿道路两侧种植了行道树,对矿山裸露区域进行了防尘网苫盖(定期更换),减少了水土流失;并定期对矿区截排水沟进行修筑,保证矿区内排水流畅。同时工程在运营期通过环保宣传教育,加强工作人员的环境教育培训,规范作业人员行为,禁止人员在矿区范围外进行植被铲除、禁止随意追赶猎杀动物等行为对生态环境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生态影响减缓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风险防范措施有效性分析

本项目是有计划地使用炸药(正常一般10天爆破一次),用时有平凉市鸿泰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拉运所需炸药至矿区,现场监督指导,专业爆破人员进行操作,完成爆破,设置300m安全距离,不在矿区贮存炸药。

3.2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分析

项目运营期废气污染源主要为水泥生产线的粉尘污染源、气态污染源(SO2NOx、氟化物和氨气)及无组织排放粉尘。

根据多次例行监测数据可以看出,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经配套除尘器处理后,有组织排放均能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1中对应标准限值,无组织排放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3中大气无组织排放限值,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采取的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废水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后输送至循环水池,作为循环冷却水补水,不外排。

 噪声防治措施有效性分析

经过项目生产运营期间例行监测数据及本次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可知,项目生产设备噪声经基础减振、厂房隔声及距离衰减等措施后,大多数情况下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标准,但有超标现象。建设单位拟对生产线主要产噪设备如回转窑、原料磨、磨、冷却机、破碎机、各种风机及循环冷却塔等进行进一步噪声防治,经预测,整改后项目对厂界的噪声贡献值在42.5~54.2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标准;在敏感点洪岳村处的噪声贡献值为54.2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有效性分析

厂区固体废物主要为收尘灰、污水处理站污泥、职工办公生活垃圾及废活性炭。其中:

项目水泥生产线各产污节点均配套设置了除尘器,根据核实,收尘灰自动回用于水泥生产线,无计量,不外排;产生的污泥委托有资质污泥清理单位清理后直接外运处置,不在厂区贮存。职工办公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定期送至园区生活垃圾收集点卫生处置。固废处置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性分析

工程基本落实了《环评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氨罐区安装了氨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1套,建设了9m×7m×0.6m的围堰及容积为30立方米的事故池一个,储备事故应急器材和物资,企业已编制了《平凉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落实情况较好。采取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3.34500kW纯低温水泥余热电站工程

工程利用2500t/d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余热资源进行余热发电,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水处理间废水、设备噪声。

 废水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工程废水主要为冷却塔废水及软化装置排污水,项目配套新建一座500m3/d的余热发电废水处理站及配套浓水池(600m3),废水处理工艺为“一级反渗透+自动软化装置+浓水反渗透”,使得余热发电废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8)中回水质量标准后作为余热发电净水车间原水进入RO系统,回用至净水车间补水池,末端浓水输送至浓水池,用作抑尘用水,不外排,

 噪声防治措施有效性分析

根据监测报告可知,项目噪声经隔声、基础减振之后,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噪声防治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固废处置措施有效性分析

项目不新增职工,无生活垃圾产生。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水处理间产生的废反渗透膜、废树脂,厂区机修产生的废机油。其中:

项目余热发电净水车间RO装置反渗透膜更换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反渗透膜为一般固体废物,同生活垃圾送至园区生活垃圾收集点卫生处置。余热发电废水处理站机修产生的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措施有效可行。

四、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4.1105t/a石灰石矿山工程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项目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流程等均未发生改变,产生的粉尘经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后均能《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排放限值,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水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根据调查,矿山地表径流经各场区配套截排水渠汇入自然沟道排放,抑尘用水全部蒸发消耗,不会形成废水,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场区未设置食堂和宿舍,职工生活使用旱厕,生活污水主要为少量的盥洗污水,直接泼洒蒸发消耗,粪污水定期清掏堆肥后用作绿化。项目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与原环评一致,对周围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声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期间厂界噪声值昼间在57.8~59.4dB(A)之间,现状监测期间厂界噪声值昼间在56.8~59.4dB(A)之间,夜间在45.8~49.8 dB(A)之间,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固体废物排放影响预测验证

根据调查,矿区不设置食堂及宿舍,职工生活垃圾经垃圾袋收集后送至附近生活垃圾收集点卫生处置;石灰石破碎系统收尘灰收集后定期送至水泥厂区用于水泥生产线,不外排。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项目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植被破坏,对区域内植被造成的铲除、压占等,生产过程中将造成局部区域生物量的减少,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机械设备噪声及振动可能会对野生动物栖息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矿山开采后,山体裸露、地面凹陷,这种直接破坏植被、开挖山体、堆土压覆等活动对景观的影响为直接影响,易引起水土流失等。

4.2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气态污染物等经配套除尘器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1中对应标准限值,项目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与原环评预测阶段一致,即在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后,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水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根据调查,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废水经技改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后输送至循环水池,作为循环冷却水补水,不外排。

 声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本次后评价采用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及生产运营期间噪声例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例行监测结果可知,昼间噪声值在47.5~64.5dB(A)之间,夜间在43.2~54.3 dB(A)之间,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标准;但本次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中,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监测期间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点等效声级昼间在47.5~66.7dB(A)之间,超标1.7dB(A),夜间46.5~65.6dB(A)之间,超标10.6 dB(A),本次监测结果超标,超标原因可能为监测期间生产设备运行不稳定、噪声防治措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的。经预测,整改方案实施后项目对厂界的噪声贡献值在42.5~54.2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标准;在敏感点洪岳村处的噪声贡献值为54.2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固体废物排放影响预测验证

水泥生产线固体废物主要为收尘灰、污水处理站污泥、职工办公生活垃圾及废活性炭。其中:收尘灰自动回用于水泥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委托有资质污泥清理单位清理后直接外运处置,不在厂区贮存。职工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定期送至园区生活垃圾收集点卫生处置。

4.34500kW纯低温水泥余热电站工程

 水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配套新建一座500m3/d的余热发电废水处理站及配套浓水池(600m3),废水处理工艺为“一级反渗透+自动软化装置+浓水反渗透”,使得余热发电废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8)中回水质量标准后作为余热发电净水车间原水进入RO系统,回用至净水车间补水池,末端浓水输送至浓水池,用作抑尘用水,不外排。

 声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经预测,整改方案实施后项目对厂界的噪声贡献值在42.5~54.2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标准;在敏感点洪岳村处的噪声贡献值为54.2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固体废物排放影响预测验证

项目不新增职工,无生活垃圾产生。因此,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水处理间产生的废反渗透膜、废树脂,厂区机修产生的废机油。其中:

项目余热发电净水车间RO装置反渗透膜更换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反渗透膜为一般固体废物,同生活垃圾送至园区生活垃圾收集点卫生处置;余热发电废水处理站全自动软化水装置中的软化树脂更换时产生的废树脂属于危险废物,当设备淘汰报废时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机修产生的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

4.4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脱氮技术改造工程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为了了解厂界NH3排放情况,建设单位委托甘肃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123~1129日对下风向厂界NH3的排放情况进行了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可知监测期间下风向NH3H2S厂界浓度均未检出满足《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79)中氨一次浓度0.2mg/m3标准限值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声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通过对各声源设备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后,再经距离衰减,噪声在厂界处的贡献值很小,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标准限值要求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4.5、生料磨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

本项目主要是将现有的中卸磨系统改造为辊压机粉磨系统,并对相应的配套设施进行改造,运营期污染物主要为粉尘、设备噪声,无废水和固体废物产生,其中粉磨系统产生的粉尘依托现有窑尾除尘系统处理。

五、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和改进措施

5.1105t/a石灰石矿山工程

结合现场调查及环保验收情况,现有工程基本落实了环评报告及批复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要求。

5.2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

 熟料封闭式堆棚

厂区物料全部实现堆棚堆放,同时对原辅料装卸环节设置喷雾洒水抑尘等,减少无组织粉尘的产生。

 废水回用

对厂区现有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提级改造,处理规模由原来的83m3/d扩大至100m3/d,改造后的工艺为“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使得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后输送至循环水池,作为循环冷却水补水,不外排;配套新建一座处理规模为500m3/d的余热发电废水处理站及配套浓水池(600m3),废水处理工艺为“一级反渗透+自动软化装置+浓水反渗透”,使得余热发电废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8)中回水质量标准后回用至净水车间补水池,末端浓水输送至浓水池,用作抑尘用水。

 噪声治理

为了减轻生产噪声对厂界居民生活的影响,建设单位拟对生产线主要产噪设备如回转窑、原料磨、磨、冷却机、破碎机、各种风机及循环冷却塔等进行进一步噪声防治,对厂区主要产噪设备安装消声器、对产噪区域设吸隔声屏和吸隔声门,窗户安装窗式消音器等措施。

、评结论

6.1、后评价结论

项目建设规模、内容与原环评、批复总体一致,总体落实了原环评及批复相关污染防治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总体有效,在落实补救方案和改进措施后,项目可正常运行

6.2、后评价报告编制质量

后评价报告编制规范,内容较全面工程建设内容介绍及工程评价基本清楚,提出的环境补救方案和改进措施基本可行,评价结论总体可信。

但应修改、完善以下内容:

⑴ 细化项目四邻关系、环保目标的变化情况;补充项目在园区规划图的位置、园区规划内容;核实项目批复规模、实际生产和环保设施的变化情况;完善项目执行导则、规范、标准、区域环境质量变化分析内容、项目组成表和项目废气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⑵ 完善石灰石矿山粉尘治理设施、排土、废石处置、综合利用和生态保护措施内容

⑶ 补充水泥生产线防护距离包络线图(粉尘无组织排放、氨水储存等),完善项目平面布置图(补充环保设施建设位置等);完善水泥生产线噪声源调查、噪声源治理及厂界达标的保证措施;明确项目雨水、污水收集和处理情况;完善项目环境风险设施有效性分析,细化项目事故污水收集围堰、管网、事故池建设、运行内容。

⑷ 细化项目固废种类、性质、临时储存设施以及去向,完善固废(特别是危险废物)处置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⑸ 明确项目环保措施和现行环保要求的符合性结论;完善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和改进措施、企业自主监测内容及跟踪监测计划。

继续运营应注意以下问题

1)按后评价报告要求,落实各项补救措施和改进计划。

2)规范档案管理,尤其是主要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台帐、危废转运联单。

  根据与会代表的其他意见修改、完善。